大英村大事记
大英村大事记自1943年1月,大英村党支部成立,蔡子光担任党小组长,标志着大英村党的事业的开始。随后在1947年,第一个党支部成立,为大英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。
在抗日战争时期,1942年1月,大英村成立抗日群众组织农救会,赵忠岭之母任会长,展现出了大英村民的抗日热情。同时,1943年,妇救会成立,蔡子光、刘玉岐、黎德让等参与,蒋赵氏担任会长,青年团长王宝三,展现了大英村妇女与青年的积极作为。
进入20世纪50年代,大英村的农业合作组织开始发展。1953年10月,大英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,随后在1955年3月,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,1957年7月,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,至1958年9月,高级农业合作社改为人民公社生产大队。这一系列组织的建立,为大英村的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基础。
20世纪80年代,大英村的建制和管理进一步完善。1984年7月,恢复乡村建制,生产大队改为村;同年1月,大英村村民委员会成立,为村民自治提供了组织保障。
进入21世纪,大英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。1993年,修村内东、西、南、北柏油路800余米,1997年,修建村内村北于四新路接通1.5公里,1999年,村东开发挖沟,2001年,村水库扩大加深,2002年,村南农田开发工程及二桥配套工程,2004年,盐碱地搞上农下渔工程开发,2005年修建村内北街及村西外环路,2007年修建村内胡同路,实现户户通。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,极大改善了大英村的生产生活条件。
同时,大英村的领导班子也在不断更新与优化。荆其翠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,随后在2004年12月15日,村民委员会换届直选,马学君当选为村主任,体现了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的实践。
2002年秋,大英村北挖沟投资4万余元,2004年,盐碱地搞上农下渔工程开发600余亩,工程款40万余元,土坟搬迁30余座,搬迁费1万余元。2004年,村内东、西、南、北路沥青洒面改造工程,计投资12.8万余元。2005年,修建村内北街及村西外环路1.2公里,总投资22万余元。2005年,区级自来水入户到村,村直接投资2万元,水利局投资主管线8万元,总计10万余元。2006年,市级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,投资20多万元。2007年,修建村内胡同路1.5公里,柏油路基本达到户户通,计投资30万余元。2007年7月,投资9万余元,自来水引入到户,实现了自来水户户通。
这一系列的建设与活动,不仅体现了大英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进步,也展现了大英村民在各个阶段的积极作为和创新精神。大英村的建设与发展,是一个不断探索、不断前进的过程,体现了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时代特征。
扩展资料
大英村地理位置
多重随机标签